潮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王韵鸥 记者 王景平 张孙超配资推荐
这个暑期档,各大影城里一股别样的“消费热浪”扑面而来。
8月2日起,杭州大悦城内的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电影主题快闪店前人头攒动。不少影迷正在货架前细细挑选,或是抱着新入手的衍生周边满意离去。另一边,《罗小黑战记2》的IP联名衍生品同样掀起购买热潮,《罗小黑战记2》与玩乐主义联名的盲盒首发仅2秒便售罄,和名创优品推出的联名系列首批货品当日宣告售罄……IP衍生品消费释放出强劲活力。
杭州大悦城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电影主题快闪店内,影迷们正在货架前挑选周边
周边表现亮眼
影视IP衍生品市场活力旺盛
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火了,“浪浪山”IP衍生品也火了!
展开剩余85%据猫眼专业版数据,截至8月11日晚,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累计票房超6亿,揽获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,打破了《大鱼海棠》维持九年的票房记录。“浪浪山”IP衍生品由此也迎来了销售热潮。
据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电影出品方上影集团发布的数据,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与阿维塔、伊利、优酸乳、瑞幸等超30家知名企业达成了合作,随电影同期上新的授权衍生单品就超过400个,毛绒挂件盲盒、电影收藏卡、徽章、立牌等持续热销。
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破6亿元
上映首日,上海联和电影院线衍生品销售金额超700万元,美罗城“动漫主题影院”单店文创周边销售金额达周末同期4倍,由钱塘区一家企业推出的浪浪山小妖怪系列玩偶,上线3天,就卖出了一万多件。
据猫眼研究院数据,2025年暑期档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%,其中《浪浪山小妖怪》贡献了近30%。
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也开启了线下空间授权合作,杭州大悦城快闪店集合了几乎世面上所有的“浪浪山”IP衍生品,上海叁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、浪浪山小妖怪杭州大悦城快闪店项目经理 Melo接受采访时说道:“一些热门款已经断货了,正在持续地补货中。”
杭州大悦城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电影主题快闪店内的衍生品介绍展牌
“浪浪山”IP衍生品的火爆,与产业链的提前布局密不可分。上影集团旗下专注IP运营的子公司上影元,拥有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全产业链IP运营权。据悉,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在创作之初就开启了衍生品的开发与布局。上影元自研文创品牌“上影元品”共计推出300多款衍生品,覆盖毛绒潮玩、文创文具、家居百货、商务伴手礼等多元品类。
此外,不少企业也看中了“浪浪山”IP的优质内容,在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刚刚官宣制作大电影时,就找到了版权方洽谈授权合作。“选中‘浪浪山’,是因为它在《中国奇谭》中呈现质量很高。”上海叁焱文化浪浪山小妖怪项目负责人Melo表示,“3月份我们就开始合作了,找了很多场地,最终落地杭州大悦城做快闪店,目前看效果非常好。”
无独有偶,这个暑期档,《罗小黑战记》系列也以独特的IP魅力,在衍生品市场绽放光彩。尽管该IP并不高产:2019 年首部电影上映后,时隔六年才推出第二部。但《罗小黑战记》系列凭借充满烟火气的人妖共存世界观,依旧积累了大批忠实粉丝,动画豆瓣评分高达9.5分,B站粉丝超百万,《罗小黑战记2》上映后也收获8.7 分的豆瓣好评。
强大的IP号召力推动衍生品合作遍地开花,IP授权和联名至少达到十多起,包括泡泡马特、名创优品、玩乐主义、歪瓜出品等,合作的产品囊括手办、盲盒、徽章、亚克力挂件等多个品类。据寒木春华信息显示,“罗小黑战记”系列IP衍生品年收入达数千万元。“罗小黑战记”成为IP长线运营、持续绽放市场活力的典型案例。
情绪消费与文化认同,
撬动影视IP衍生品消费热潮
“耷拉着耳朵,手里还攥着没插完的羽毛箭,挂包上走路都像在叹气,像极了周一早八的我本人。”有网友这样描述自己购入的小妖怪挂件。
在物质需求愈发充盈的当下,消费者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。作为文化符号延伸的影视IP衍生品,恰恰成了年轻人的情感投射载体,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刚需。正如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中,小妖怪们揣着逃离浪浪山的执念,笨拙地假扮唐僧师徒西行,一路上跌跌撞撞却始终揣着对远方的向往。银幕前的观众总能在这些小妖怪身上照见自己的影子,与角色共情共鸣。于是,购买IP衍生品已然成为观众的“情绪出口”。
正如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留下这样的感慨:“带一只小妖怪在身边,好像就多了个一起吐槽打工日常的搭子,它陪我挤地铁,我陪它等‘山那边的风’来。”
《浪浪山小妖怪》IP衍生品
而对于《罗小黑战记2》来说,许多观众最初走进影院的初衷,便是为了支持国漫。但许多观众在看完电影后被细腻温暖的叙事打动,主动购买衍生品周边,这并非单纯为了收藏,而是将对优质国漫的支持寄托在了承载着IP温度的衍生品上。
某购票平台上网友对《罗小黑战记2》的评论
《浪浪山小妖怪》衍生品能持续升温,也离不开IP本身的文化厚度。《浪浪山小妖怪》改编自豆瓣评分9.2的《中国奇谭》中的一集,脱胎于传统神话故事《西游记》,却以当代打工人视角重构了经典叙事。水墨晕染的视觉效果,承袭了上美影的东方美学风格,让影片流淌出独特的中国气质。
这种“传统与现代的碰撞”,让“浪浪山”IP不仅能引发情绪共鸣,也能唤醒观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。当年轻人在办公桌上放一个小猪妖公仔,也是在通过消费行为表达对国漫的支持与认同。
从“流量”到“留量”的消费促进
当影视IP的热度从银幕延伸至衍生品市场,本质上是完成了一场从“流量”到“留量”的消费促进:短暂的观影热度通过实体化、场景化的衍生消费,转化为用户粘性与持续消费力。
从IP生命周期来看,“流量”往往伴随影片的上映集中爆发,而“留量”的沉淀则依赖衍生品构建的长效连接。
今年开年的现象级之作《哪吒2》衍生品销售数据惊人。据中国网财经报道,在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,影片出品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透露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或已带来超2000亿元人民币的GDP增量,预计衍生品销售额将超千亿元,未来海外票房有望超过1亿美元。这种将银幕流量通过商业化运作转化为消费留量的模式,让IP热度不再随影片下映而消散,而是沉淀为可持续的消费动能。
通过衍生品沉淀IP价值,在全球成熟IP的运营中已得到印证。全球最知名的IP“哈利波特”早已形成上千亿美元的庞大产业链,其中衍生产品收益高达总量的70%,是成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;而“精灵宝可梦”“hello kitty”“米老鼠”“星球大战”等享誉世界的IP,同样凭借成熟的产业链布局与精细化运营,将流量转化为留量,形成跨越数十年的消费生命力。
随着产业链布局愈发成熟,影视IP衍生品市场必将持续释放能量,既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,也为文化消费注入更持久的动能。
(现场图据受访者)配资推荐
发布于:浙江省长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